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民盟   ->   盟员风采
盟员姜珺团队建立正负度数微透镜近视防控创新理论并在眼科顶刊Ophthalmology发布
来源:温医大眼视光 作者: 日期:2024-11-08 16:25:43

姜珺 民盟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支部盟员

  关于框架眼镜的近视控制效果的研究又有新发现!日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姜珺盟员团队建立正负度数微透镜近视防控创新理论并在眼科顶刊Ophthalmology上发布高质量临床研究循证证据。该研究聚焦周边附加+3.00D(PLARI)和-3.00D(NLARI)微透镜阵列的复合型透镜阵列匀光镜片相较单光镜片(SV)在学龄儿童中的近视控制作用,为进一步探索光学干预方法的近视控制机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当下,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严峻,呈现高发、低龄化、重度化趋势。目前,光学干预方法是临床上控制近视的最常用方法,如角膜塑形镜、多焦软镜、特殊设计框架眼镜等均显示出有效的近视控制作用。但这些光学干预方法的近视控制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多数观点认为向周边视网膜提供近视性离焦信号可能是光学干预方法控制近视进展的关键机制。鸡、猴等动物实验均发现视网膜周边离焦信号对眼球生长产生影响,给予远视性离焦信号促进眼轴增长、近视进展;而近视性离焦信号抑制眼轴增长,延缓近视发展。然而,近年来新研发的同心环带微柱镜结构镜片、点扩散技术镜片在近视控制中的成功应用也对这个理论提出了挑战。光学干预方法的近视控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

  2024年7月6日,姜珺副教授团队在眼科顶刊Ophthalmology(中科院1区,Top期刊,IF=13.1)上发表题为“Novel Lenslet-ARray-Integrated Spectacle Lenses for Myopia Control: A 1-Year Randomized, Double-Masked, Controlled Trial”的原著论文。该论文首次创新性发现周边附加正屈光度和负屈光度微透镜阵列的框架眼镜均具有显著的近视控制效果,正、负屈光度微透镜的近视防控作用相当,更新了传统的周边近视性离焦理论,为进一步探索光学干预方法的近视控制机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该论文还在2024年ARVO会议上被评为“Hot Topic”。苏彬彬为该文章的第一作者,吕帆、姜珺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基于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的视觉成像与镜片光学研究团队的盟员厉以宇教授研发的PLARI和NLARI镜片,通过为期1年的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探索PLARI和NLARI镜片相较SV镜片在学龄儿童中的近视控制作用。

  研究发现PLARI和NLARI镜片均具有显著的近视控制作用。戴镜1年,与SV组比较,PLARI组和NLARI组等效球镜度变化量分别减少了55%和68%,眼轴长度增长分别延缓了44%和50%,且PALRI组和NLARI组之间的等效球镜度变化量和眼轴增长量均没有统计学差异。

  在SV组和PALRI组中,年龄越小,等效球镜度增加越快,相应地眼轴增长也越快。但是在NLARI组中,年龄与等效球镜度变化量、眼轴增长量无显著相关性。提示PLARI镜片的近视控制效果与年龄呈正相关,而NLARI镜片的近视控制效果与年龄不相关。

  戴镜1年后,PLARI组和NLARI组分别有34.9%和32.5%儿童的等效球镜度较基线无增长或减少,显著高于SV组的7.7%。同时, PLARI组和NLARI组分别有19.7%和10.4%儿童的眼轴增长量小于等于0mm,显著高于SV组的1.3%。

  此外,研究结果显示,三组儿童平均每日戴镜时长没有显著差异。SV组较PLARI组和NLARI组更快适应镜片,但2周后三组中绝大多数儿童(≥98.7%)均适应了镜片。三组儿童在基线、戴镜6月、戴镜12月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曲率、角膜散光等的测量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

  综上,该研究创新性地证实了周边附加正屈光度和负屈光度微透镜阵列镜片均具有显著的近视控制作用,更新了传统的周边近视性离焦理论,为探索光学干预方法的近视控制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目前,该研究仍在继续中,期待新的发现和大家一起分享。

原文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