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永宁巷1号温州二中的南大门,向左拐二十来米,有一口古井坐落在教学楼和体艺馆间的空地上,这便是东晋风水师郭璞客寓温州时开凿的“二十八宿井”中的“永宁坊井”。课间闲暇捧杯品茗之余,我喜欢在此驻足,端详那口默默无语的古井。
据历史记载,永宁坊,又名永宁巷,以东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在这一地带建永宁县而得名。经北宋时出任温州知州的杨蟠大力整治后,永宁坊兴旺发达,高冠博带的官员、宽袖紫衫的乡绅、短衣麻履的平民,在此间共进出,景象繁荣,为日后永宁坊成为温州中心奠定了基础。在永宁坊,杨蟠曾留下了“过时灯火后,萧鼓正喧阗。三十六坊月,一般今夜圆”(《永宁桥》)的美妙诗句。
经考证,永宁坊原有二井,“永宁坊井”为其中的一口,形状是六角形石板井栏,井栏圈最早是由一块巨大的青石雕琢而成。在井的东首山体摩岩上,原有五座小佛像,为青石雕成,但大部分破损,现在看不到旧貌了。和井一墙之隔的是白马殿。寺庙殿檐兀起,气势磅礴。如今这口幽幽古井,已无从知道历经了多少的平淡和辉煌,所有这一切都已经被埋在它的深处,只能透过它厚重古朴的外在来探寻蕴藏在其中的内涵和秘密。
趴在井沿探头细看,依稀可见井内壁刻有“清乾隆年间重修”的题字,伴随一股凉气悄然逼来。井很大,清暗的水面上映着一圈蓝天,还可看见偶有白云飘过。一直都说“坐井观天”,在井栏上俯首观看“井中之天”,也别有风味。那一圈蓝天的中央会映出你的脸庞,在中午天气晴朗时还相当清晰,你高兴时就留下一张笑脸,你烦闷时则还你一脸愁容,在瞬间使人觉得,古井与你有灵犀可通。
井壁上布满了墨绿的苔藓,石缝中长出几棵粉嫩的蕨草,因终年不见天日,长得分外的柔弱,令人不免心生几分怜意。井中之水还是很丰沛的,就是捉摸不透井到底有多深,俯首吸一口气,清新舒坦到极点,很有点清晨在山谷林间的感觉。井外的世界是春花秋月,夏露冬霜,井里的岁月却四季安闲,风波不兴,除了透过井壁渗入的水外,寂寞的井水也会升腾和蒸发,井壁上终年湿漉漉的,造就了苔藓生长的机遇;蕨草虽然娇嫩,但也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它们的身躯总是向着井口,向着井的中央。在这个湿润的空间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便会听到有滴水落井的声音,无法判断是从井壁的苔藓上滴出,还是从蕨草上挂下,只是看到水面上随即荡起涟漪,井外如有微风拂过,井内那一圈便皱成了一团。
世事浩渺,沧桑流年,景同时异,物是人非。望着这口古井,我总是想象着百年二中建校前,这口“永宁坊井”所历经的那些岁月。周边大小店铺密布,诸行百业齐全,酒楼、茶肆、歌馆、瓦舍应有尽有,挑夫走贩,叫卖声声。穿过幽深的石板小巷,每天清晨在井台上聚集许多挑水的人。井水曾是他们生活饮水的必需品,于是他们从不同的方向往这聚集。“永宁坊井”的水,就这样滋养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滋养着源远流长的瓯越文化,也滋养着“永宁坊人”生生不息的信念。
而今,水井已退出了人生日常生活的舞台。在注定消逝的风景里,“永宁坊井”面朝蓝天、饱览风月、安详在温州二中校园里,也算是有个好归宿吧。井是一种蕴藏,是一种滋养。二中人追寻着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精神,保护并传扬着它的精神。百年二中,艺文见长。在这里,一代国学大师孙诒让开温州一代新声,为乡梓学子造福,在这里,二中人邂逅了一位又一位名家,他们是一代词宗——夏承焘、幻美的旅者——唐湜、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琦君、当代寓言开篇人——金江、无所不能的“畅销书作家”——叶永烈、写就幸福寓言的张鹤鸣……文武荟萃,不胜枚举,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二中人在这片丰沃的土地上回望青春、收获梦想。
伫立井畔。不经意间,我把目光转向了古井周边二中校园里课间活动着的师生们。突然想到:这“永宁坊井”不仅滋润了无数的温州二中学子,也见证了温州二中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追梦者眼中的古井,带着隔世的美丽,收藏并传承着时光里流香的瞬间。
注:作者宋俊英系温州第二高级中学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