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民盟   ->   学习园地   ->   思想园地
践行十八大 我们在行动
来源: 日期:2013-09-16 10:08:11

  民盟瑞安十中支部    段湘萍

  2012年11月20日上午,民盟瑞安十中支部年会在十中第一会议室举行,结合自身岗位特点,全体盟员重点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中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发言报告。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

  校园作为国家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办学所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氛围,它凝聚着学校的学风、校风、作风的整体素质,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极其重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最高层面的建设,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基本要素,它引领着学校各项建设,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的品质。在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民盟瑞安十中支部的各位成员积极参与,认真行动,为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贡献我们的点滴力量。

  一、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

  学生和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两大主体。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书育人的园丁,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依托,对塑造校园文化、活跃校园生活,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教师通过扎实、丰富的知识,和自身的人格魅力这两种力量潜移默化、深入持久的影响着学生。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身处教学一线的民盟瑞安十中支部的全体盟员教师在工作中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充分发挥着各自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在这支人数不多的支部队伍中,1人担任学校行政工作,2人担任班主任工作,3人担任教研组长,1人被聘为人教社新课程培训专家,2人为温州市高中学科基地专家组成员,4人为瑞安市学科指导小组成员。

  支部盟员中郑永勇、王爱玲、杨凌峰、薛秋霞、段湘萍等老师长期担任学校公费班的教学工作,他们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勤恳的工作态度,创新的教学风格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吸引着每一位学生,以自身的正能量感染着每一位学生。

  在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们会进行各种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但由于生活经验严重不足、知识广度有限,常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力不从心,事倍功半,一旦得到经验丰富、自身素质较高的教师的及时指导,马上就会如鱼得水、事半功倍,盟员王爱玲老师就是十中学生们最受欢迎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导老师,她走进学生生活,带领学生探究,指导学生构思,经过她指导的学生课题通常都会在省市级获奖,曾在2010年一年中王爱玲老师指导的课题就多达8个。

  盟员们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参加各级评比活动,提高自身素养,2人取得硕士学位,在2012年一年中,获得国家级荣誉2项,省级荣誉2项,县市级荣誉十余项。

  在网络文化、时代文化潮流极大影响着校园的今天,一群具有优品质、高素质、充满正能量的优秀教师队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者,他们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潜移默化的启迪、教育、引导学生前行,为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民盟瑞安十中支部的盟员老师就是这样一群人。

  二、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致力于良好校风的形成

  校园文化建设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始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今年,民盟十中支部组委郑永勇老师担任学校政教处主任一职,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举措,使得校风建设再上一个台阶班主任会议“主题化”,提供给班主任们交流的平台,优秀班主任介绍经验帮助年轻的主任们更快、更有信心的管理班级。班主任岗位“轮换制”,使在岗的班主任更加安心工作,年龄大的优秀班主任再次出山,他们强大的感染力大大提升了班主任工作效率。班主任值日工作“规范化”,每天各段都派出一名班主任参与“早课制”的管理,学生的行为规范明显改善。午休与放学管理“人性化”,每天学生午休时间和下午放学时间学校都会播放广播,温馨提示学生们要合理休息,要注意人身安全,这种人性化的提醒远比强制性的管理有效得多,少了些强迫多了些安慰的学生们都愿意更好的规范自己。日常管理“公开化”,每天在校园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都在教学楼中间的电子显示屏中予以及时公布,同时也会对好的现象予以表彰,优秀学生的引领有时候更胜于教师“模式化”的教导。

  这一系列有“管”有“疏”的举措使一些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使每一位十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和谐、积极、上进的校园精神氛围逐渐形成,校园文化气息日趋浓厚。

  三、投入文化建设热情,深化十中文化内涵

  瑞安十中是一所文化气息浓厚的温州市现代化学校。其精致校园,绿树成荫,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校园丰富的物质文化更是有助于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美好心灵。好的文化需要历史的积淀,更需要传承。

  《文脉毓秀》,一本记录着安阳一中(十中的前身)五十年校史的优秀著作在2011年问世。盟员蔡权民老师作为十中的一名老前辈,参与了本书的编辑工作,并执笔了其中的一些篇章。蔡老师文化功底深厚,文笔优美、厚重,他写的文章即紧跟时代,又贴近生活,文字中始终浸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蔡老师用他深厚的文化底蕴记录着十中文化,传递给年轻的十中人,是校园文化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有助于学校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盟员郑永勇老师组织学生参加学雷锋活动、祭扫烈士墓、社会实践活动、军政训练、革命传统教育;杨凌峰、王爱玲、段湘萍老师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组织学校各种文化活动,如:知识讲座、辩论赛、英语讲演赛、作文赛、校园风采大赛等,通过活动将校园文化的精神传递到每位学生的脑海里。担任班主任工作的郑秀环等老师把家长会、家长学校、社区实践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延伸部分,多层面的传递着十中的多元文化。接近退休的盟员郑永莲老师也依旧活跃在十中文化的传承与建设中,不仅她个人参加老年合唱团的比赛,一直唱到北京人民大会堂,而且郑老师的丈夫杨先生还为十中撰写了很多的书法作品,其中“十中讲堂”“瞭然厅”“图书馆”等醒目的标志牌均出自书法造诣深厚的杨先生之手。盟员朱惠芬老师在退休后,开始了周游世界的旅行计划,在游历中朱老师用相机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并在十中校园开辟旅游专栏,传播世界各国风情与文化,给十中校园文化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更是一种精神。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民盟十中支部的全体盟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直在默默地行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学习中共十八大精神知盟兴盟征文选登